3年超1亿人喝上了“南水”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12-13 13:37 作者:宋元明清 阅读量:5957
12月12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3年以来的总体情况。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耿六成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3年来,在保障受水区居民生活用水、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应急抗旱排涝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是我国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据统计,3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益人口超过1亿。
南水北调工程从2002年12月27日开工,历经12年艰苦奋战,东、中线一期工程先后于2013年11月15日、2014年12月12日通水,如期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建设目标。南水北调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提高了沿线40多座城市的供水保证率。工程通水以来,水质总体向好,东线工程水质稳定在规划的Ⅲ类标准,中线工程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中线受水区水质明显改善。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为了强化水质保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严格落实各项规划和措施,如期实现东、中两线治污环保目标。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保司司长苏克敬说,“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国家通过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投资180多亿元用于丹江口工业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开展北京、天津与水源区的对口协作,北京对口湖北、河南,天津对口陕西,截至2017年底,北京、天津共支持水源区30多亿元600多个项目,形成南北共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中央建立了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制定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库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促进水源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绿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实施调水和治污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生态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监测分析,2015年至2016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回升0.5米,实现了16年来首次回升。南来之水还为受水区水环境保障贡献力量。中线工程为北京市补充清水,保证了卢沟桥、颐和园和城区等重点区域的水质安全。
记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采访时了解到,随着河南南阳、湖北十堰和陕西安康等地相继建立起一些治理水源污染的长效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水源保护区已深入人心。目前,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上升势头,“十二五”时期,水源区年均GDP增长10.2%,实现了中线生态环境改善、水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倒逼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开创了重点流域治污工作新模式。在工程建设期间,南水北调水源区和沿线地区加大治污环保力度,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沿线地区在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关停并转了数千家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环境准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型生态环保产业。
例如,在南水北调东线治污之初,山东省内造纸厂有700多家,排污量占了全省排污量的70%。治污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治污不达标企业坚决关停,投巨资加快清洁生产,700多家企业最后只剩下10家,到2010年造纸行业COD排放量比2002年减少了62%,而产业规模却是原来的3.5倍,利税是原来的4倍,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南水北调工程还促进了受水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南水北调受水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经济发展聚集区、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工程通水后,一方面,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大中城市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经测算,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另一方面,北京、天津、河北等受水区为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促进节水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
耿六成说:“南水北调工程之水,既是促进发展之水,又是促进改革之水。受水区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每一滴水的高效利用,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