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城市刮起了一阵“口袋公园风”如何传递更多“微幸福”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8-26 13:53 作者:叶子琪 阅读量:7412
近年来,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刮起了一阵“口袋公园风”。
曾经的空地和“社区边角料”摇身一变,成了人们家门口“高颜值”的口袋公园。这固然是件令人欣喜的事,但要真正成为“小而美”的高品质空间,仅有颜值显然不够。
事实上,口袋公园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们的习惯,设施是否足够便民,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是否到位,都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体验。记者试图通过实地探访和专家“问诊”,为上海口袋公园提出一些建议,让家门口的这片绿色传递更多“微幸福”。
安全舒适的公共座椅,遇到下雨天却很无奈
家住黄浦区曹家街的方婆婆不喜欢在家里“闷着”,只要有空,她就会去周围兜兜转转。天太热走不远,她就待在弄堂里开辟的老年人歇脚点喝喝茶,或是搬一个小板凳直接在家门口乘风凉。这些日子,方婆婆又有了个新去处——位于复兴东路曹家街路口的口袋公园。
这个沿街的口袋公园分为两个部分,靠近中华路的西边一侧面积较小,主要作为健身点使用,摆放着腰背锻炼器、扭腰器、上肢牵引器等健身器材。东边一侧面积较大,种植着各种树木和花卉,中间摆放着富有造型感的木质公共座椅。公园建成之后,方婆婆一眼相中了这块地方,经常和老邻居们约着在这里谈天说地。她兴奋地说,原先这块地只是马路边的绿化带,走过路过,只能看不能走进去,“现在好了,可以坐在正中央,四面看去都是花草树木,有很多人都用手机拍下照片留念。相比坐在弄堂口,这里更加安全,自行车、助动车都开不进来了。”
不过,方婆婆也有个小烦恼。夏季台风多雨,天色说变就变,有时候她在外面坐着聊天,一不留神下起了雨,躲也没处躲。记者注意到,整个口袋公园内缺少可供人们暂时避雨的地方,木质座椅上方虽然有延伸出来的条状檐,但每条之间都有较大空隙,无法起到挡雨效果。距离座椅十米开外的公共汽车候车亭虽然配有遮雨棚,但由于空间有限,并不能站得下多少人。
方婆婆表示,坐在这里休息的以老年人居多,对他们来说,美观的造型能够带来好心情,但更希望各种公共设施能够增强实用性。“比方说,像公园里一样造一个小亭子,既阴凉,又可以让很多人安心躲雨,给我们居民和旁边等车的人都行了方便。”方婆婆建议。
住在闵行区西班牙名园的周先生夫妇也有这样的想法。紧邻他们小区的梅陇城广场升级为口袋公园之后,是周边居民散步、遛狗的不二选择。但周先生夫妇发现,一旦遇上下雨天,人和动物只能暂时待在公园中央的位置,因为那里有三处带顶棚的“蘑菇形大伞”。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蘑菇伞”下方没有可供人们长时间停留、休憩的座椅,要坐下就只好去“日晒雨淋的地方”。
在记者走访的几处口袋公园中,只有位于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896号的口袋公园内有一个为人们遮阳避雨,又可以歇脚坐下的公共凉亭。
卫生状况参差不齐,垃圾桶设置存在差异
口袋公园为人们提供了小巧、精致的景观,吸引着人们驻足停留。但是,人一多,活动时间一长,也给环境的整洁、卫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同口袋公园的卫生状况参差不齐,这或与公园内的公共垃圾收集容器配备情况有关。
闵行区梅陇城广场口袋公园面积大,路面十分干净,公园四处分布着数个分类垃圾桶,没有垃圾溢出现象。
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896号口袋公园地块呈长条形,被一条小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备了数个分类垃圾桶,没有垃圾溢出现象。
浦东新区金杨路金桥路路口口袋公园为高架桥下转角处的微型口袋公园,公园内部与路口处各有一个分类垃圾桶,式样并不相同。路边的垃圾桶按照现行分类方法设置,而园内的收集桶还显示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桶边以及步道上均可见随意丢弃的垃圾。
长宁区长宁路中山西路路口口袋公园面积约2691平方米,公园内部与路口处均有分类垃圾桶,但式样并不相同。公园内部的垃圾桶原先以蓝、黄两色标注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后来在桶身处以贴纸和图示标明了现行的分类方法。但公园中央位置的一个垃圾桶,桶身与桶盖分别贴着“干垃圾”和“可回收物”,在人们投掷时容易造成困惑。
普陀区石泉路兰田路路口的兰石街心花园面积约700平方米,几个入口均未设置垃圾桶,公共座椅下方及草坪上可见散落的空瓶、包装纸及随意丢弃的果皮。
黄浦区曹家街弄堂口口袋公园东西两侧均未设置垃圾桶,公共座椅下方地面散落着空瓶、包装纸及随意丢弃的烟头。
方婆婆告诉记者,虽然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对口袋公园进行清洁,但令人无奈的是,“清扫的速度赶不上乱丢的速度”。据她观察,每到夜间会有不少人聚集在园内长椅上打牌、抽烟甚至喝酒,鉴于旁边没有垃圾桶,有人就趁着夜色随手一扔,搞得地面一片狼藉。方婆婆感慨道:“有时候我们实在看不过去,向他们指出来,还会被一句话呛回来,说‘你凭什么管我’。”
对此,方婆婆和老邻居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留住这里的美。“公共设施越来越好,更需要大家的公德心。如果大家都不爱护,那以后谁还会来?”
如果不熟悉环境,可能要费一番功夫寻找
一个好的口袋公园,需要满足使用者的哪些需求?
在采访中,许多人都提到了公共厕所。市民秦老伯提出,确定周边有公厕是让他放心到口袋公园游玩、休憩的必要条件。同时,他认为园内应有相应的指示牌,告诉人们公厕在哪个方向、距离有多远。他说:“如果是周边居民倒还好,一般都知道哪里有公厕,但要是有人第一次来,不熟悉环境,没有提示可能就要费一番功夫寻找。”
记者走访的几处口袋公园,周边大多有公厕,但在园内几乎都没有明显的指示牌。其中,梅陇城广场口袋公园内包含了一座含家庭厕所的公厕,位置较为醒目;长宁路中山西路路口口袋公园旁有一个移动公厕,路口信号灯旁边有较为明显的指示牌;浦东大道2896号口袋公园两部分之间的小路内有一座较大的公厕,路口处有一块指示牌;金杨路金桥路口口袋公园北面50米处有一座移动公厕,路边仅有一块指示牌;兰石街心花园内没有公厕,亦无指示牌,居民一般沿着石泉路向东步行至岚皋路路口公厕;曹家街弄堂口口袋公园内没有公厕,亦无指示牌,居民一般步行至中华路永乐电器或大富贵酒楼使用店铺公厕。
照明灯光也是不少人提到的一点。记者发现,沿街的中小型口袋公园一般都能从路灯这里“借一点光”,内部通常不另设大路灯,而是在步道旁、草坪上设置几个小型路灯。而乔木生长比较茂盛的口袋公园,还会另外设置几个较高的路灯用以照明。
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张小姐经常加班,几乎享受不到白天的公园景致,散步、锻炼基本都在天黑之后。在她看来,上海的治安很好,不用担心夜间的安全问题,但希望口袋公园内的照明设施能够更加完备,“如果在上下坡和转角处都能有路灯,给人较为清晰的视线,可以有效避免磕磕碰碰、弄伤自己的情况”。
对比一般的大公园,张小姐认为,口袋公园在健身步道的设置上也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她解释说,大公园内通常有颜色、材质与一般道路不同的专门步道,安全性和舒适性更高。有的口袋公园在硬质路面之外也有这种步道,但既没有标明步行距离,也没有相应的路线指示,在功能性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此外,张小姐建议口袋公园见缝插针地安装一些供人们挂衣物的挂钩,“给晨练、运动的人行个方便,向星级公园看齐”。
对话
是绿化空间,更应是公共空间
解放周一:我们如何定义“口袋公园”,它和人们熟悉的城市公园有什么区别?
许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口袋公园”是从英文“Pocket Park”直译过来的,这个概念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泽恩于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在城市高密度中心区都建有口袋公园。在西方,口袋公园是在大都市密集区补充公共空间和绿化的一种手段,对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融合有比较大的作用。
国内过去并没有口袋公园的提法,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为了在城市建成区提供更多的绿化和公共空间,逐渐出现建设口袋公园的趋势。
顾名思义,口袋公园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园最大的区别在于尺度。一般性公园主要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需求和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这点口袋公园也同样具备。不过,因为尺度更小、设计更灵活、与社区的距离更近,口袋公园还可能具有商业、社区活动、小型体育和文化艺术的可能性,这一点上,它和“公共空间”的功能更接近。
解放周一:那么,口袋公园是不是应该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形式?
许凯:是的。在今天中国城市的语境下,口袋公园应具有双重身份,一是作为一种公园,增强城市生态功能;二是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增强城市的社会功能。
相比欧美城市,中国城市的绿化并不见得非常缺乏。城区地块建筑覆盖率如果比较低,绿化空间就会比较多,这些在城市规划中都作为重要建设指标进行要求。此外,大部分的道路都种植行道树。在这些方面,中国城市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绿化是私有地块内的、供地块自身适用人群使用的绿化,普通公众并不能进入和使用,城市因此仍需要大量的公园。在公园用地因为其他原因(如经济)有限的情况下,口袋公园是很好的补充。
与此同时,一座好的城市需要好的公共空间,为城市活动和人的聚集、停留提供场所,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公共空间品质越高、越丰富,说明城市的社区生活越丰富,市民凝聚力越强,市民融合度越好。我们希望口袋公园除了提供一片绿色之外,还能够成为城市中小规模、高效率的公共空间,服务于人的活动和交流。
解放周一:目前上海各个区都因地制宜,建设了不少“高颜值”的口袋公园。对这种新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建造,您有什么建议?
许凯:我非常赞成上海建设口袋公园的举措,这样的公园越多越好,希望未来能够在城市中全面铺开。
在设计方面,首先要明确公共空间是口袋公园的重要身份。作为公共空间,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人可以停留的地方,比如硬质铺地、设置公共座椅和可以挡风遮雨的亭台等。为了方便人们夜间行走、休憩,园内要有灯光照明设备。在种植的植物方面,乔木相对于灌木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前者可以提供大片树荫,提升空间舒适度,并且较少占用地面的面积,把地面留给人们活动。
其次,口袋公园应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垃圾桶和公共厕所等。同时,尽可能地配备健身步道、健身器材,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口袋公园和周边地块的关系。如果只是把一些“边角料”铺上绿皮,而不考虑和周边环境的互动,那么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所以,改造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对一块场地进行设计,最好是以它为中心进行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范围可以更广、力度更大,比如提出周边地块对公园的开放性要求、允许转变建筑用途(比如允许转变为商业用途等),不仅能够促发公园活力,而且对整个周边城区的发展都可能有长远的影响。在上海老旧城区更新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口袋公园建设可以成为一个抓手,带动整个社区的活力和发展。
从设计管理的角度,管理部门还应该就口袋公园的设计提出具体设计导则,至少不应该作为一般的绿地,套用绿地或者公园设计的规范来进行设计。
解放周一:建设口袋公园是深受居民欢迎的好事,但要把这件好事做好,还需要后续的维护和管理。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许凯:作为日常的使用者,老百姓应该对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的运营和管理有公共参与的发言权。在我看来,这种小尺度的公共空间与综合性公园不同,不妨由小型社群或公益组织来代管,进行主题化运营。这样既能提升口袋公园的人气和吸引力,又能有效避免对有限公共资源的恶性竞争。
一座宜居的城市不能仅仅注重经济的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发展。口袋公园在社区层面为工商业发展和社会融合提供了空间,虽是一种城市的微调节,但值得被人们持续关注和重视。
对标
高层建筑下方的绿色休闲空间
庭园位于东京城市中心东京站周边的综合性街区,是历史悠久的三菱一号馆和紧邻的超高层大楼之间的建筑中庭空间,面积约300平方米,是日本典型的利用高层建筑下方空间建成的口袋公园。庭园被设计为小型休憩空间,面向市民开放。人们通过穿越庭园,可以获得较近的路线,这使得来往庭园的人群络绎不绝。庭园的最大亮点是利用超高层建筑的立柱设置的垂直绿化,将建筑的冰冷和高大过渡到庭园的柔和与亲切,并形成具有体量感和层次感的休闲空间。庭园中,小路、喷泉、花坛、长凳散布,没有其他多余的设计,仅提供日常使用的基本功能。这个口袋公园提供了兼具自然氛围和人工设施的休憩空间,受到该地区上班族和居民的喜爱。
以水为主题,兼作“雨水公园”
坦纳斯普林斯口袋公园位于美国波特兰市一片商住兼有的城市中心区,建成于2010年,由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设计,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该地块原为一片清泉滋润的湿地,被坦纳河从中划分开来,与宽广的威拉麦狄河相邻。最初这块土地由当地铁路部门和工业区使用,随着新社区的建立,居民们希望那里成为年轻、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园。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视角下的一次改造设计,坦纳斯普林斯公园以水为主题,把中心区域留给了从公园街区收集的雨水汇入由喷泉和自然净化系统组成的天然水景,也承担着“雨水公园”的作用。此外,从铁路轨道回收的旧材料被重新利用并建造公园中的“艺术墙”,唤起人们对于历史铁路的记忆,而波浪形的外观设计则能够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功能性强,为各年龄层服务
北京海淀王庄公园是2014年北京市兴建口袋公园的试点之一。它北临城市道路清华东路,周边环境为商业、学校及住宅,人流量大。内部设施主要包括健身步道、全民健身器材,宣传栏、休闲座椅、说明牌等。
王庄公园从功能上分为入口区、交通区、种植区和4个休息区,供不同年龄层的居民使用。靠近东、西入口的两个区域面积中等,来供居民晨练;靠里的区域面积最大,供人们交谈、停留、休憩;剩下的小面积地块作为沙地,供儿童玩耍。
该公园的围合程度根据空间的大小及所处位置而定。入口空间左侧休息区只有在入口处可构成视觉关系,其他都被乔木冠树丛遮挡住而表现出较强的私密性;中间休息空间,结合并贯穿健身步道,呈现较强的开放性;为保证儿童玩耍时的安全性,需要比较强的宽敞性,所以围合程度最弱。
王庄公园没有视觉性极强的景观焦点,但有两座带玻璃顶的景观亭,周边还有一些木质座椅。公园用健康步道将4个休息区有效连接起来,健康步道标有距离各入口处的步行距离,数字和符号并用且醒目,对常来锻炼的老人来说很实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