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财经

海通宏观:经济、疫情两手抓顺利复工是关键

来源:金融界    发布时间:2020-02-18 08:35   作者:余梓阳   阅读量:6366   

复工可还顺利?

——新型肺炎疫情影响之三

(海通宏观陈兴、应镓娴)

概要

  • 经济、疫情两手抓,顺利复工是关键。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时间推后。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而各地也将企业复工时间延后,多数自2月10日才开始复工。经济、疫情两手抓,顺利复工是关键。近期国家层面对于节后复工高度重视,提出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而能否顺利复工将是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必需、服务陆续开工,工业、建筑复工偏低。从当前全国复工情况来看,必需行业生产恢复较快,部分服务行业也通过线上方式复工,但工业和建筑业企业生产恢复程度偏低。

  • 上游开工好于下游,需求受限运输不畅。工业品产量和行业开工率是观测工业生产最直接的指标。汽车:开工率同期新低,货车好于轿车。由轮胎开工率所反映出的汽车行业生产情况并不乐观,但相对而言,全钢胎所对应的货车要好于轿车。下游汽车经销商复工仅有两成,销售不畅影响汽车行业生产恢复。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开工不足,建筑生产尚未恢复。工程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能够反映建筑业开工情况,铁甲网数据显示,复工后设备开工率虽有缓慢回升,但仍明显偏低。钢铁:产量增速跌幅扩大,生产水平不升反降。从钢铁行业来看,节后钢材产量较节前不升反降,明显背离季节性,这主因库存被动累积使得企业缺乏生产意愿。化工:上游开工好于下游,江浙织机近乎停摆。以PTA产业链来看,偏上游的PTA工厂开工率基本稳定,偏中下游的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稳中趋缓,而下游江浙织机生产近乎停摆,类似钢铁行业,PTA产业链中下游节后同样存在库存累积、生产收缩现象。能源:节后开工有所放缓,大企业生产相对较强。节后能源行业开工情况较节前也有放缓,大企业开工相对较强。总结来看,当前行业复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上游行业开工普遍好于下游;二是企业复工偏慢主要来自运输瓶颈和需求受限两大因素。

  • 电力、交运可资印证,复工进度并不理想。其它指标也可印证当前偏慢的复工进度。一方面,电力是生产活动的必要保障,而火力发电离不开煤炭,因此,高频的发电耗煤数据成为跟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发电耗煤跌幅扩大,复工进度或不理想。今年春节过后六大集团日均耗煤量持续低位徘徊,农历口径下增速跌幅不断扩大,指向工业生产恢复的进度可能并不理想。另一方面,交通流量能够反映人员往来和货物流动,是企业复工的重要前提,因此,可以通过对交通流量数据跟踪来观察复工程度。错峰返程客流平缓,人手不足拖累复工。由于疫情防控所采取的隔离措施,今年返程客流时间跨度拉大,使得部分工业行业面临着劳动力的短缺,拖累了其复工的节奏,而且,外地返程通常也要有半个月左右的居家隔离,进一步拖慢实际的复工进度。

  • 劳动密集行业承压,适当加快复工节奏。薪酬支出存在刚性,劳动密集行业承压。当前复工节奏偏慢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更大,一方面,人员薪酬支出具有刚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复产更依赖于劳动力返岗,因此,像服装、家具等轻工业行业生产在疫情防控下所受影响更大。适当加快复工节奏,降低疫情经济影响。当前工业生产恢复情况仍不乐观。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所采取的管制措施,企业正常生产仍面临着客观阻碍;另一方面,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下游的正常销售经营活动还没有恢复,需求疲弱使得企业自身生产意愿不足,这势必给我国经济增长造成更大压力。我们认为,在非湖北地区疫情稳定之后,可以适当降低交通管制级别,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新型肺炎疫情在短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疫情爆发正值春节消费旺季,这使得旅游、影院等消费服务行业收入大幅走低。而随着春节假期过去,按照往年情况来看,生产应该开始逐步恢复,由淡季转入旺季。但在疫情影响仍未消除、部分地区交通管制措施仍然严格的背景之下,市场普遍关心企业复工进度究竟如何?又有哪些指标可以跟踪观察?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1.经济、疫情两手抓,顺利复工是关键

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时间推后。为应对新型肺炎疫情,1月26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此后各省市也随之调整了各自的假期安排。在疫情风险仍未消除的情况下,对企业复工时间的规定更是有所延后,这主要取决于当地受疫情影响的程度,除疫情最为严峻的湖北(不得早于2月20日24时)和温州地区(不得早于2月17日24时)外,多数省市均规定,必需行业之外企业复工的时间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也即从2月10日起放开复工时限。天津、四川两地则未明确规定复工时间。与此同时,部分城市还出台了针对细分行业的复工时间规定,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复工时间要晚于一般行业。

经济、疫情两手抓,顺利复工是关键。目前全国多数省市已陆续开始复工复产,而近期国家层面对于春节后复工工作也高度重视,提出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2月3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发布通知要求统筹制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案。2月12日政治局常委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减少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指出“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都要完成”、“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而能否顺利复工、使生产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将是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必需、服务陆续开工,工业、建筑复工偏低。从当前全国复工情况来看,必需行业的生产恢复较快,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截至2月10日,全国22个省份口罩和防护服企业复工率均已超过76%,重点监测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达95%,而部分服务行业也通过线上方式开始复工,钉钉数据显示,自2月3日以来,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的2亿上班族在线开工。但多数工业和建筑业企业生产恢复程度依然偏低,根据部分省份披露的数据,辽宁、四川和山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尚不足六成,中小工业企业复工率或将更低,此外,像苏州、郑州和太原等城市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复工时间要晚一周以上。

2.上游开工好于下游,复工进度并不理想

市场对当前实际复工的进展颇为关心,那么,工业行业所反映出的生产恢复进度究竟如何?又有哪些高频指标可供我们跟踪观察呢?

2.1上游开工好于下游,需求受限运输不畅

首先,观测工业生产情况最为直接和准确的指标当属工业产品的产量,但产量通常按月发布,更高频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而行业开工率情况由于发布频率较高,往往能够补上产量高频数据缺乏的不足。接下来我们不妨先从产量和开工率数据来看下当前主要行业的开工进展。

汽车:开工率同期新低,货车好于轿车。轮胎是汽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通过轮胎的生产来推断汽车行业的开工情况。自2月10号各地陆续复工以来,全钢胎开工率均值由复工前一周的9.4%明显上行至复工当周的35.6%,超过了节前水平,而半钢胎开工率由复工前一周的10.1%略回升至14.5%,较节前开工率仍有一定距离,由于全钢胎主要用于货车,这或许意味着在疫情保供之下,货车的生产要好于轿车。但按农历口径来看,两者均创下14年以来同期新低,复工情况仍不乐观。

经销商复工两成,销售不畅影响生产。从下游汽车经销商的复工情况来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65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超过4200家4S店的调查,自2月10日到14日,已复工的4S店占比仅略超20%,整车销量只能达到往年同期的不到5%,售后产值只能达到往年同期的6.4%。阻碍汽车经销商复工的最大障碍在于地方政府对复工时间进行了规定,而近半数企业复工申请未得到批准,另外,防疫物资的短缺也是影响复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既然下游的销售活动难以正常展开,库存也存在积压的现象,这自然对汽车生产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开工不足,建筑生产尚未恢复。工程机械行业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因此,可以通过其设备利用情况来判断建筑行业开工。这其中被普遍采用的指标当属小松公司公布的设备利用小时数,但是目前这一数据只更新到了20年1月份,根据其最新数据来看,20年1月我国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9.3,虽然在12年以来同期中处于中等水平,但和春节处在1月的年份相比,这一数据明显偏低,而2月数据值得重点关注。另外,根据铁甲工程机械网的统计,复工之后其跟踪的设备开工率存在持续缓慢的回升态势,但无论是与19年同期相比,还是较节前相比,均明显偏低,截至2月11日,全国设备开工率尚不足10%,而节前腊月十五尚在30%左右的水平。这意味着下游建筑行业生产活动尚未明显恢复。

钢铁:产量增速跌幅扩大,生产水平不升反降。钢铁行业的数据相对丰富,特别是周度频率的钢厂钢材产量,能够使得我们对行业生产情况把握更为准确。根据Mysteel的数据,农历口径下,其样本钢厂螺纹钢和全部钢材产量增速在春节之后由正转负,且复工以来跌幅仍在持续扩大。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往年情况来看,节后各周的钢材产量应当逐步恢复,比如19年节后第一周的产量就达到了节前平均产量的98%,节后第二周恢复至101%,17年和18年虽然同期恢复程度不同,但走势与19年类似,而20年节后,钢材产量不升反降,节后第一周产量还能达到节前平均水平的95%,节后第二周降至92%,第三周更是降至88%,这意味着钢铁行业节后生产不仅没有回升,反而存在收缩的趋势。

库存被动累积,缺乏生产意愿。为何钢铁行业生产背离季节性?如果来看钢铁行业的开工数据,春节假期过后,全国高炉开工率较节前有所下滑,2月10号复工当周约在62.7%,比节前回落3-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18年同期水平,不如产量数据变动剧烈。而即便在生产并不强劲的背景之下,钢厂钢材库存仍然被动累积,创下16年以来新高,这意味着需求端相对供给更为疲弱。因此,行业生产的收缩更大程度上是企业缺乏生产意愿的结果。

化工:上游开工好于下游,江浙织机近乎停摆。以具备代表性的PTA产业链来看化工行业的生产情况,春节假期前后,偏上游的PTA工厂开工率基本保持稳定,20年春节后第一周和第二周甚至处于18年以来同期新高,节后第三周出现回落,但仍超过80%,偏中下游的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开工情况同样稳中趋缓,而下游江浙织机生产则是自节前开始大幅回落,目前已降至14年以来历史新低,开工率不足10%,近乎停摆。

类似钢铁行业,库存大幅上行。而从季节性变化上来看,PTA产业链中下游与钢铁行业类似,同样存在着生产收缩的现象,仅PTA工厂开工率在节后较节前有所恢复,而聚酯切片、涤纶长丝和江浙织机的节后开工率较节前明显走低,和行业的季节性态势出现显著背离。另外,行业也普遍存在着库存积压的现象,江浙织机的涤纶POY库存天数从节后开始大幅上行,回补幅度远超季节性,复工当周涤纶POY库存天数升至24天,创14年以来同期新高。

能源:节后开工有所放缓,大企业生产相对较强。从能源品生产行业来看,节后开工情况较节前也有明显的放缓迹象,但整体来看,开工率尚能保持在一定水平,回落幅度远没有下游行业显著,比如炼油厂开工率节前约在84%左右,而节后第二周的水平降至72%。焦化企业的情况炼油厂类似,而且,从各类型企业开工率情况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大企业的开工情况相对较强,如产能大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节后第三周开工率超过65%,而100-200万吨之间产能的焦化企业开工率不足60%,产能100万吨以下的焦化企业开工率不足50%。

总结来看当前行业开工情况,我们能够得到两点基本的结论:

一是上游行业开工普遍好于下游。由于上游部分原材料类行业在春节期间并不停工,负荷率没有特别明显的下降,而返程人员数量对其制约又没有春节期间停工的下游行业显著,因此,上游行业开工情况普遍要好于下游。

二是企业复工偏慢主要来自运输瓶颈和需求受限两大因素。之所以工业企业复工进度偏慢,一方面,当然和当前的交通限制措施有关,部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难以得到充足保障,客观上制约了生产进度的恢复;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仍紧,经营活动还没有正常展开,即便原料运输和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条件,但下游需求受限造成库存的被动积压,比如汽车经销商复工目前也仅二成左右,那么如果汽车生产放量,下游也难以正常消化,这正是部分原材料制造行业如钢铁、化工等在节后反倒收缩生产的原因。

2.2电力、交运可资印证,复工情况或不理想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指标来印证当前的复工进度,但对生产的反映相对而言不如产量和开工数据准确。

一方面,电力是生产活动的必要保障,18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近七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电力运行情况来考察生产态势,我国当前发电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火力发电离不开煤炭作为能源供给,因此,高频的发电耗煤数据成为跟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电耗煤跌幅扩大,复工进度或不理想。根据往年情况来看,六大集团日均耗煤量在春节期间下滑至底部,并于假期结束后会开始重新回升。而今年截至2月14日(春节后第20日),六大集团的日均耗煤量仍处于低位徘徊态势,持续处于16年以来同期新低,暂未出现明显回升的迹象。按照农历口径来看,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跌幅在节后不断扩大,复工以来这一周(2月9日-2月14日)仍较19年同期下滑近40%,指向工业生产恢复的进度可能并不理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发电耗煤指标对生产下滑的反映或有一定程度的夸大。首先,不仅工业行业依赖电力运行,服务行业经营也离不开电力供给,而当前由于疫情所造成的交通管制,线下服务业多数仍未正常开展活动,由此必然带来电力消耗的减少;其次,为防止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在生产生活上,各部门减少甚至停止了中央空调的使用,这也会拖累发电耗煤量相较去年同期下滑。

另一方面,交通流量能够反映人员往来和货物流动,而对于部分工业行业来说,保证劳动力的顺利返程返岗和物流通畅是企业复工的重要前提,因此,可以通过对交通流量数据的跟踪,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复工复产程度的强弱,但是其缺陷也相对突出。

错峰返程客流平缓,人手不足拖累复工。由于疫情防控所采取的隔离措施,虽然20年春节前春运客流基本和往年规律一致,但在春节之后,返程客流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截至2月14日,节后全国共发送旅客2.83亿人次,同比下降超过了80%,仅为往年春运客流的六分之一,并没有出现同往年一样明显的返程高峰。返程客流时间跨度的拉大使得部分工业行业面临着劳动力的短缺,拖累了其复工的节奏,根据铁路部门统计,目前务工客流仅51%完成出行,而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农民工已返程约8000万人次,占预计的农民工返程客运量比重不足三成。

而且,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返程也并不等同于劳动力能够复工。由于新型肺炎有14天左右的潜伏期,多数地区规定了外地返回人员需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因此从劳动力的返程到其到岗复工还需延后近半个月时间,进一步拖慢实际复工进度。

多家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发布的交通流量指数,为我们在较高频率上检测交通流量变动趋势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比如在城际交通方面,百度地图慧眼所发布的迁徙规模指数,就能够较为清楚地反映出人口的迁入迁出趋势,像作为人口流入集中地的一线城市,其节后迁入规模指数均值不足19年同期的40%,反映返程进度偏慢;再比如在城内交通方面,高德发布的拥堵延时指数,就能够对市内交通流量以很好地刻画,根据百城拥堵延时指数的平均值来看,春节至今主要城市交通活动情况仍处同期低位,未见明显起色,但一线城市有从低位震荡上行的态势。

不得不注意的是,交通运输流量数据对于复工态势的反映,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当前虽然返程群体规模相对19年同期较低,但务工人员占比较高,学生流、旅游流都几近消失,因此,劳动力返程规模或许没有交通流量数据显现得那么差;其次,过去城际和城市内部的正常交通往来,比如商旅活动,在疫情防控下也处于停滞,这也会拉低当前交通流量水平;再次,不少服务行业企业选择居家线上办公的模式,客观上也会减少当前的交通出行活动;最后,即便当前务工人员返程进度偏慢,但过去企业生产能力未必达到饱和,可能存在着类似“三个人干着两个人的工作”这种现象,那么,如果防控疫情时期,有限的到岗人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劳动力数量的降低并不会带来生产强度同等幅度的下降。

当然,结合各行业开工情况以及发电耗煤、交通运输等数据来相互补充印证,目前工业行业复工情况的确并不理想,较往年节后正常生产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3.劳动密集行业承压,适当加快复工节奏

薪酬支出存在刚性,劳动密集行业承压。当前复工节奏偏慢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行业而言,无疑具有更大的影响。一方面,人员薪酬支出属于固定成本,即便在受到疫情影响下企业难以迅速复工,这部分支出仍然具有较强的刚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复产更加依赖于劳动力返岗,因此在人员流动限制放松有限的情况下,生产活动愈发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以创造每单位主营收入所需要的从业人员数量来衡量行业劳动密集程度,服装、皮革和家具等轻工业行业位居前列,这些行业在疫情防控、复工推迟下或将受到较大冲击,而钢铁、有色等行业所受影响相对有限。

适当加快复工节奏,降低疫情经济影响。我们看到,虽然各地已经陆续开工,但是当前工业生产恢复的情况仍不乐观。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所采取的管制措施,企业正常生产仍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阻碍,比如无法通过政府审批、原材料供应不畅以及人员无法及时到岗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下游的正常销售经营活动还没有恢复,需求疲弱使得企业自身生产意愿不足,甚至在部分行业节后出现了生产收缩的现象,这势必给我国1季度乃至全年的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压力。从目前的疫情情况来看,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已出现连续下降,而19年湖北省GDP占全国比重也仅在5%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在非湖北地区疫情情况稳定之后,可以适当降低交通管制级别,并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