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产业

从用电量到用云量 工业企业怎么万物互联

来源:中华网    发布时间:2017-12-09 09:54   作者:如思   阅读量:5090   

“你的企业上云了么?”

在无锡举办的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与会的企业嘉宾在互相打听。他们之中有用工规模不到百人的小厂,也有当地的龙头企业。

一位小企业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知道自己的企业规模还没有到需要工业云方案的规模,但不能不来了解更多的工业云情况。“现在不好招工,我们下一步会考虑用机器人,接着会慢慢地考虑一些物联网方案,毕竟这些都需要一步步发展。”他说。

这一点得到了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竑弢的认可,“云和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云就没有数,没有数的话做云只是简单的采集。人工智能是深度算法,实际上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是一回事儿。”

近年来,全球物联网技术创新空前活跃,物联网窄带物联网芯片、信息传感器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有力地推动了物联网的应用普及,2016年全球具备联网及感测功能的物联网达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美元。

从用电量到用云量?工业企业怎么万物互联

科技联手工业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物联网跨界融合应用深入推进,成为注入传统产业的创新要素,通过跨行业覆盖和跨行业应用,帮助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变革,激发出创新潜能。信息技术领域龙头企业也在纷纷围绕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和部署,加速构建物联网信息产业生态,培养传统产业效率提升。

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演讲时提到,据统计,全球40%的运营商都在积极部署业务运用,全球每天约有550万台设备加入物联网,美国咨询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联网设备将达到280亿,其中160亿与物联网有关,物联网各行业的加快普及促进电网、水网、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也将越来越多的设备、车辆、终端纳入智能化之中,为智能经济新经济形态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在探索的路上走得更早的是跨国企业。戴尔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吴海亮就提到,戴尔的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制造的道路就是先从自己的计算机制造工厂开始;西门子的工业互联网是在自有工厂里探索;GE凭借产业布局较多的优势,也有大量的设备和工厂,所提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满足自用之余,也成为了转型为物联网工业公司的发展基石。

那么,中国的制造工厂应该将海量数据交给谁?

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赵铭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实在整个工业云和工业互联网里边,还没有一家敢说把工业互联网摸得很清清楚楚,包括现有模式是什么,未来客户发展态势是什么。可能这几天在展会上有很多公司也在展示在工业互联网这块的布局,但是现在大家的问题都是在探索和摸索。”

王竑弢同时也是紫光云数的CEO,紫光云数在IT投融资、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提供新IT运营服务。他把工业企业分成两类,一类已经形成比较大的规模。以营业收入来看,超过20亿元的工业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IT部门和团队,也会有自己私有云的部署。在这个情况下,紫光会为他们做私有云定制的方案,提供一个总集成的服务,同时我们会把平台的能力注入进来,“这样的企业基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你肯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和他一起去做”。第二类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 20亿之间,会有工业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需求,紫光会以平台的方式提供工业云服务。

“我们认为现在已经不是以前所讲的云,或者是大家更偏重讲的云。一个基础设施再加上云的OS操作系统,这种都是云计算厂家卖云的手段,不是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我们要重新定义云,就是说我的云一定是从头到尾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王竑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能比外国客户贴近中国市场这一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创新时代很多公司都讲怎样做领导,怎么样有团队精神,怎么样管好项目,可是很少公司会去考虑能做到怎样,给你的客户能带来怎样的价值,这是很多公司不去考虑的。而像英特尔,苹果公司,包括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我们都把这个问题作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得到顾客的回馈,然后我们才能够成长。”前斯坦福国际研究院执行长,美国创新实践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urtis Carlson说。

赵铭远认为,只有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目标才能真正获得认可,“工业互联网绝对不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解决大量工业企业自身的转型和升级的问题,都要走出去,走到客户现场去。国外做工业互联网云的公司和国内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更懂企业。”

物联网根本在于传感器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采集信息的终端工具,如同物联网的“电子五官”,是物联网的基石,“物联天下、传感先行”是当今物联网行业的共识。

“传感器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能做的是提高传感器的质量,提升它的制造水平,优化它的传感敏感度,要能稳定地生产,保证质量。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逐步建立标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褚君浩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想要物联网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还要和识别技术联系起来。数据库建立之后,需要人来分析使用。善用数据、妙用数据,要和智慧识别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大量的智慧分析,所以要把大量的智慧分析和物联网结合起来。“这个发展方向前景广阔,它将会推动将来物联网的巨大发展。所以将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发展云平台、大数据、传感器,还要在智慧识别上下大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将数据及理论结合到实践。”他说。

在褚君浩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标准可以逐步建立,但同时也应当提升传感器的技术水平,需要强调传感器的应用,重视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对于传感器行业的拉动首先应当考虑应用拉动、需求拉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也对物联网的发展现状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心:虽然我们中国也有传感器出口,但应用部门偏向进口新算法,而不是购买国产算法。这提醒传感器企业要把国产制作水平提高,做到物美价廉,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并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对媒体表示:“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已从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延伸到物联网时代,并将感知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包罗其中,很大可能会以此为基础产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此我们应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向前推进。”

如今,正是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产业物联网的阶段。产业物联网最大的不同,不是说懂消费的人,或者只懂互联网的人就可以带来改变,单一只用互联网思维是行不通的,要用工业思维来做,这需要新的生态。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