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减重、产业变新、工人更强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02-08 07:54 作者:夏冰 阅读量:7808
新华社武汉1月31日电题:结构减重、产业变新、工人更强——从2018“年报”看中部五省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地处我国内陆中部的湖北、河南、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份,是全国的工业重地和农业基地。2018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部五省继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黑大粗”到“小清新” 产业结构更优
我国中部地区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偏重”,“黑大粗”的重化产业占比过高的问题。失调的经济结构经常导致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后劲不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越走越艰难。
煤焦冶电曾是山西传统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一度在80%以上,产业机构“畸黑畸重”。近年来,山西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推动“结构反转”。在前两年的基础上,2018年山西又退出煤炭过剩产能3090万吨,退出焦化过剩产能691万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225万吨,关停煤电机组203.3万千瓦。
同样,铝工业大省河南正在发生从铝锭生产到铝材生产、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历史性转变。
记者在河南万达铝业公司看到,印刷车间的机器快速运转,工人忙碌不停,一张张铝制饮料瓶盖被印好。万达铝业董事长助理肖现杰说,公司是从2016年开始接印饮料瓶盖的单子,利润比之前要高很多。
与山西、河南一样,作为老工业基地,湖北传统产业特别是重型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大,全省正在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四新经济”转型。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新增国家高新区3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多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200亿元。
新经济替代旧动能 产业形态更加高精尖
以光电子产业著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着“中国光谷”的美誉,是我国继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0年前,这里拉出了我国第一根实用光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如今,这里已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制造基地,同时也是许多国际电联标准的发源地。
“中国光谷”是湖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湖北省经信厅厅长王祺扬介绍,2018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快于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全省规上高新产业市场主体达到5206家,增长13.7%。新增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5%。
不仅位居中部的武汉,地处江西东北部的上饶市近年来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继形成了光伏、光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走进光伏新能源企业晶科能源的厂房,现代化的车间及自动化的设备让整个生产过程井然有序,零星几个穿戴整齐的技术人员穿梭于车间,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不能坐看产能退出,新动能要同步培育。”湖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些年,湖南布局了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不断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如今,当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航空航天等产业链,年均增速达两位数。预计到2020年,这些产业的总产值将达1.7万亿元,若干领域有望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人口聚集区正成为人才聚集区 经济增长动力更足
中部地区是传统的人口聚集区,人力资源丰富。近些年,技能人才在中部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经的“孔雀东南飞”,如今已成“候鸟返乡潮”。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才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创新创业,拥抱梦想。中部地区日渐成为人才聚集区。
走进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少职工胸前佩戴着一枚印制着“QC”的小小徽章。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旗说,徽章代表“有创新意识的人”,只有参与完成过创新案例的职工才有资格佩戴。去年上半年,佩戴“QC”徽章的职工只有200多人,到去年底已经超过600人。“集团一年的利润是2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就超过2000万元,由此实现降成本、增效益5000多万元。”
2018年,山西从就业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中安排10亿元左右,用于支持100万人技能提升培训,其中7亿元用于60万城乡劳动者,3亿元用于40万企业在岗职工。
汉腾汽车是江西上饶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近些年,公司吸引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部地区越来越有活力了。”从上海某研究院跳槽来的高丰城说,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了他更多成长的可能性,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数量的增加,给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含量”,经济增长动力更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7.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8%。(记者徐海波 梁晓飞 阳建 林浩 刘怀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