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汽车

蔚来、小鹏加速挤进欧洲,理想汽车为啥又选反着来?

来源:全球新能源    发布时间:2022-02-22 14:57   作者:牧晓   阅读量:8518   

2021年的蔚来加码出海,2022年的小鹏加码出海,理想的下一步是什么。

每个国家和民族基本有属于自己的大型节日或纪念日,伴随于此的往往包括相对较长的假期,于是它们像一座座时间分水岭那样,成为企业或者发力的节奏节点之一。

毫无疑问,属于你我的节点,是农历春节春节过后,所谓辞旧迎新拉开帷幕

也就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汽车行业的新消息开始陆续释放,传统车企大体还是保持此前的节奏,围绕着自己接下来要投放新车的营销节奏在走,大多没有声量而今年率先搞起动静的,依旧还是深谙互联网之道的新势力头部车企

蔚来的ES7放出消息,明示对标宝马X5,

小鹏把无人机开上了晚会,汽车领域准备加码海外市场,

选择出海的新势力车企越来越多,除了二位之外还有早一步的爱驰汽车,以及刚官宣的岚图。

不过,就和营销/产品的发力一样,理想汽车的选择和上述二者并不太一样不同于蔚来,小鹏都开始尝试新市场/新技术/新车的频次,它用不予置评开启了2022年的第一个话题

众多同类企业均在对新市场进行开拓,当下销量/关注度火热的理想汽车,现状如何,下一步又会如何选择。

不追出海,在于产能受限。。

不予置评,源于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的重庆车之渝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约4.31亿元的价格拿下两江新区地块而该地块的使用条件产业类别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成交时间为2022年1月27日

不管最终这是否会成为理想汽车的第三工厂,眼前可见的现实是这家企业确实面临产能瓶颈当前的常州工厂年产能为10万台,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结合其企业2021年交付量超过9万台,2022年发力并完成扩产其实已是迫在眉睫

不过,短时间来看,理想的扩产更多需要依托常州工厂内部优化调整完成,因为根据该品牌的现有规划其收购的原北京现代工厂,尽管沿用率60%,但完工需要时间2021年10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一期能实现10万台相关产能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北京顺义工厂的投产车型目前公示为纯电动车型,也就是将要登场并未经过市场考验的新技术车型

所以,当下市场销量大火的理想ONE产能,需要常州,北京工厂之外的助力重庆是否会落户第三工厂,眼见得并不算火急火燎,因为产能爬升短时间内其无法完成助力,真正急迫的是,理想想要完成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就需要快速找到破解产能瓶颈的方法

这种方法,大概率该是现有优化+新增配套的组合。道三天后可以生产什么车,不知道三天后能来的是什么芯片,以前讲的准时制生产,现在基本都不能实现,所有人都一样。

中国市场里的基本盘尚未完成,新技术等车型待落地并逐步争抢市场等,从这一角度来看理想汽车,它并未像很多新势力车企一样在当下已经完成出海布局,可以一定程度上找到原因。

深层:理想汽车,该不该出海/能不能出海

当下的市场格局里,一系列的新势力车企都在加速自己的出海进程,目标市场均为当地政策利好的欧洲多国,尤其是对新能源车型开放度,接受度较高,且本土相关汽车工业不强的北欧,英国。”这让他感到很难受。

而差异化竞争,则主要以爱驰汽车为代表它并未选择竞争激烈且进步速度很快的中国市场做主线,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到了开拓海外市场上

当然,好处明显,也需要付出和承担的相应风险因为法律法规要求不同,合规标准不同,消费需求不同以及市场容量不同,选择何种模式,其最终结果也是不同

理想该不该出海答案它自己已经给出,2021年5月,沈亚楠已表示,理想汽车的长远目标要成为全球化汽车科技企业,非常认真研究海外市场的产品+渠道模式,团队已经建立它是否会选择出海,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只在何时出海以及用哪种形式来突围出海

以现有的产品与模式能否完成有效出海其中很大的变量是中国消费者与海外消费者的车辆消费需求是否一致以及是否能匹配因为人口数量/人均车辆保有量等原因,中国消费者对车辆的大有着更多需求,理想ONE在全家出行层面很好的满足了细分需求,将这一类车型的实现能力提升到了更高

海外消费者对这一需求的接受度如何,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理想汽车对车型出海的选择,但好在当下的市场局面是,全球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趋同拥有全家出行能力的理想ONE或者未来纯电动SUV,因为接下来的欧7排放落地,有着自己的欧洲机会

不过,在理想目前体现的另一个优势能力-智能交互层面,可能短期内无法成为欧洲市场的发力突破口受限因素在于隐私监管,智能安全合规等,在此前的蔚来及其他中国新势力出海进程中,因欧洲法规对于互联网监管相对更严苛,落地需要时间/功能需要针对当地监管有所调整,且因为欧洲消费者并不处于重度移动互联网使用者,车机智能交互的使用感受甚至比部分智能手机做的更好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展现

甚至可能是,当下的多麦克风采样三排乘客不同语音指令并执行车机/娱乐/温控等功能这些亮点,会面临被调整的可能。

以及,它在中国市场的先期发展模式选择低成本相关部件,打出产品性价比/质价比,可能在成熟汽车市场里遭遇非议。

写在最后

目前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当下的新生车企基本都探索出了一条差不多的新路线,即依托新思考给出新的技术/车型应用,实现稳定产能之后,逐步做出资本上的动作巩固眼前/未来优势,并进行全球化的推进。

从2022年开年来看,蔚来,小鹏已经基本完成了抢跑,也在海外市场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理想的节奏相对较慢,且中国市场有着现实的产能压力,另外就是它要对纯电动技术进行补作业,两项大事会牵扯的精力/财力显然较多当然,未来的出海机会当下还有,尤其是欧7排放法规的落地,很可能助推一波全球纯电动车企集体冲向欧洲的小高潮

原文标题:蔚来,小鹏加速挤进欧洲,理想为啥又选反着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