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文化

郑板桥《华封三祝》: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来源:中华网    发布时间:2017-06-28 12:42   作者:安靖   阅读量:7362   

郑板桥《华封三祝》: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郑板桥《华封三祝图》,国家博物馆藏

郑板桥《华封三祝》: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郑板桥《华封三祝图》,天津博物馆藏

古人以“华封三祝”祝愿人富贵、长寿和多男子。清代以来,书画家们因稻粱谋而创作了不少具吉祥寓意的“华封三祝”图。郑板桥对这一主题的绘画也保持着持久的热度,其中除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的精品,更有不少流传于民间,虽真赝杂糅,或有精粗之别,但就其数量看,反映出收藏者对这一主题追捧的程度。

清人秦祖永(1825—1884)在其《桐阴论画》中认为郑板桥“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这在该画中便可看出这种特色。但秦祖永同时认为,“此老天资豪迈,横涂竖抹,未免发越太尽,无含蓄之致”,这在郑氏传世的竹石、兰花诸图中,都可体现出来。因其题材单一,画面出现程式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故“无含蓄之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秦祖永却另有一番解析:“盖由其易于落笔,未能以酝酿出之,故画格虽超,而画律犹粗也”,认为落笔容易而缺少成竹在胸的“酝酿”,因此画笔粗率。在笔者看来,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郑板桥画债或应酬较多,作画无数,也就乏精致之作,终究是与当时的文化语境相关。但就其传世诸作来看,此《华封三祝图》应算得上得意之作了。

值得玩味的是,郑板桥传世的多件《竹石图》,其构图多与上述《华封三祝图》相类。如无年款的《峭石新篁》(旅顺博物馆藏),所绘数竿墨竹置于峭石之前,无论用笔还是构图,都可称得上是《华封三祝图》的翻版,郑氏题诗曰:“两竿修竹入云根,下有峰峦石势尊。甘雨和风三四月,满庭篁篠是儿孙”,从诗意看,也有祝寿与祝多子之意;作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的《竹石图》(上海博物馆藏)也是绘数竿墨竹于石峰之前,连款识也是和天津博物馆藏《华封三祝图》的位置一样。所不同者,是因为题识:“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不难看出,郑氏是通过此画传递其对竹石图创作的理念,但如果将此段文字换成华封三祝的语句,也是并无不妥的。因此可以看出,郑板桥这种一题多画或一画多题的现象极为普遍。这是与其作品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倾向分不开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