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财经

中国小儿骨科创始人之一吴守义逝世他研发的手术器械仍在用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19-06-29 14:52   作者:竹隐   阅读量:4155   

6月27日19时50分,中国小儿骨科的创始人之一、上海新华医院儿骨科吴守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8岁。

=吴守义教授。本文图片均由上海新华医院提供

1921年,吴守义出生于上海青浦,早年求学于格致中学。1939年,考入圣约翰大学医预科,开始与医结缘。他不仅是我国儿童骨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还研发了儿童骨科的手术器械,填补了世界儿童骨科手术器械的空白。至今,这套器械仍在广泛使用。

拓荒儿童骨科,创新小儿医疗器械

儿童占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小儿骨科先天性畸形中的四肢与脊柱畸形占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解放前的小儿骨科患者均由成人骨科医师兼治,骨科医生往往忽略了小儿与成人的不同,把治疗成人的方法和原则,错误地用到儿童身上。但当时我国还没有小儿骨科的概念,吴守义便是这个领域从“零”起步的重要拓荒者。

1961年2月,为了支援刚建成的新华医院的儿科建设,吴守义等从广慈医院调到新华医院,担任儿外科副主任。从创建小儿骨科病房开始到随后成立单独的小儿骨科,在时间上几乎和我国骨科创始人孟继懋教授于1964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立中国第一个小儿骨科专业组同步。

1973年,他和胡清潭等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胫骨延长架,将胫骨截骨牵开延长小腿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项新技术成为当时我国小儿骨科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小儿先天性、后天性各种肢体畸形的矫形手术奠定了基础。随后,他开展大量灰髓炎后遗症的矫形手术,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协作,总结成书《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治疗》,成为为全国最早的灰髓炎手术参考书。

他还在小儿髋脱位(DDH)研究和诊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建立了国内最大、最早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大样本,在先天性髋脱位的病因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同时,他还创造了髋关节造架术治疗大年龄儿童髋关节脱位,以及多种先天性髋脱位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国内学术界产生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医工结合方面,他亲自改造一系列成人手术器械,并根据小儿手术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研制的大量的手术器械,如骨凿、骨锤、电锯、小儿电钻、髋臼扩大磨光器、测量X光尺、胫腓骨延长支架、股骨延长支架等,不仅在国内得到推广使用,有些还被其他国家采用。

吴守义教授为患儿看病。

认真严谨,培养诸多小儿骨科名医

从医七十余载,在诸多周围人眼里,吴守义一直是一位认真严谨、谦虚低调的儿科医生。

新华医院儿童骨科沈品泉教授是他的学生。沈品泉回忆,吴守义教授给学生们的最大感受是治学严谨,通过言传身教诠释了学习对医生的重要性。他退休后仍坚持每周到病房查房、带教年轻医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们。每次到医院总会带来他最新阅读的英语文献,推荐给大家阅读,也推荐他认为的优秀的专业书籍给大家,还会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文献借阅给大家,在上面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学习心得。

“每次去他家,总能在他的案头,看到他每天都要翻阅的资料,在他身上‘活到老,学到老’绝不是一句空话,这也鞭策科室的医生要不断学习。”沈品泉说。

而在给大家讲课时,吴守义教授总能旁征博引,可以从疾病的机理讲起,穿插各类相关知识,从病理基础、解剖描述一直到临床表现的典型特征,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细节的把握,甚至每一个疾病的发病率都能准确记忆,很多数据表述也毫无偏差。

而由他悉心培养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成了小儿儿童骨科领域的的顶级专家学者。中国工程院顾玉东院士曾这样说:“在德高望重的吴老面前,我们都还是学生。”

2009年,为表彰他为我国小儿骨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骨科学组向他颁发了杰出成就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